-
20
7月
中國宇通在烏茲別克斯坦開設汽車服務中心
2023年7月11日,中國宇通公司在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市正式發布一款12米的新型公交車——宇通ZK6128H,并開設了最大的中國汽車制造商服務中心。
宇通自2012年以來一直在烏茲別克市場運營,目前是烏茲別克斯坦各種改裝公交車(包括電動公交車)的主要供應商。到2022年,宇通已經向烏茲別克斯坦出口了約500輛公共汽車,其中包括20輛電動公交車,這使烏茲別克斯坦邁出了公共交通電氣化的第一步。同年,40輛宇通客車順利完成了撒馬爾罕上合組織峰會的運輸服務。在今年宇通客車出口到烏茲別克斯坦的公交車已經達到800輛。 (更多…)
閱讀更多 -
24
5月
烏茲別克斯坦電動汽車進口市場趨勢分析
目前,烏茲別克斯坦已成為中亞地區電動汽車進口最活躍的國家,無論從品牌、價格和數量上看,增速均超過了周邊市場,而隨著熱度的提升,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從最新進口數據看,該國已經打破了之前的進口量,2023年1月到4月共進口電動汽車2544輛,僅從中國就進口了2278輛,占據了進口份額近九成,而在這九成進口量當中,汽車品牌、價格與數量均出現了與之前進口情況不同的變化,而我們的市場趨勢分析偏主觀,在依靠一些內部運輸與調研數據為基礎后,我們從品牌、價格和數量三個方面簡單分析烏國電動汽車市場的趨勢,內容不提供詳細數據和結論,只提出簡單的市場方向與預判,避免接下來更多的市場競爭與問題。 (更多…)
閱讀更多 -
04
4月
華為退出新能源電動汽車市場是產品戰略,還是市場信號?
近期,華為退出新能源電動汽車市場的消息已被證實,打消了之前市場上的諸多傳言,至于為何退出電動汽車市場,官方并未在公開場合過多解釋,而網絡上傳播的信息也只是冰山一角,那到底是華為的產品線戰略調整?還是電動汽車行業發生變化的信號?我們認為兩者都有,在新能源電動汽車行業不斷發展的今天,業內參與者的新老交替,甚至是新陳代謝,最后被淘汰出局也屬于正常現象,這在傳統燃油車領域也發生過,再從新疆眾聯華運中亞電動汽車兩年多的運輸數據來看,華為所屬的電動汽車品牌中亞出口量完全不及比亞迪、大眾、理想、極氪等,退出電動汽車市場或許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更多…)
閱讀更多 -
31
3月
中亞新能源電動汽車價格為何不降反漲?
截止到目前為止,中亞各國新能源電動汽車對比國內始終保持在較高的價格區間,未來一段時間仍有可能繼續上漲,直到該區域市場供需達到平衡,然而國外汽車價格高于國內的客觀原因確實較為合理,比如國際物流、關務稅費、品牌溢價以及車源數量等因素影響,這好比某類產品在產地和在異地購買的價格不同類似,除了以上成本之外,還有特別重要的驅動市場的渠道成本在起著關鍵作用,如果沒有中間代理商、經銷商、貿易商或者直營商,那么也無法形成現在火爆的中亞新能源電動汽車市場。 (更多…)
閱讀更多 -
29
3月
中亞五國新能源電動汽車市場該如何做市場營銷?
近期,中亞五國新能源電動汽車市場越來越受到關注,從幾類從業者的詢盤中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客戶的屬性,比如一些具備汽車行業經驗的國內貿易商、品牌商、經銷商和代理商,一些傳統國際貿易商,以及一些擁有國際物流資源的公司等,他們進入新能源電動汽車市場的條件差異較大,以至于在設計中亞汽車市場營銷計劃時必須要有各自的側重點,否則不僅找不到有效的營銷方式,還會影響到市場交易量,最后,很可能發展成為舉步維艱的僵局。通過新疆眾聯華運對中亞汽車市場的了解與運營經驗,介紹以下三種市場營銷渠道,供相關從業者參考。 (更多…)
閱讀更多 -
24
3月
國內新能源電動汽車品牌正在加速進入中亞市場
隨著今年國內各傳統燃油汽車品牌的補貼大戰愈演愈烈,現在已蔓延到了新能源電動汽車市場,由最開始攪動電動汽車市場價格的特斯拉,到小鵬、問界等車企的陸續跟進,接著各地區再次加大對所屬品牌燃油車進行大額補貼,完全打破了中國車市的平衡,現在的國內各新能源電動汽車品牌已無跟進空間,原因在于電池成本的增加,已導致各電動汽車品牌廠商的利潤率不足4%,與其在國內坐以待斃,不如加速出海,奪取海外份額。根據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中亞新能源電動汽車運輸數據來看,三月份以來,國內各新能源電動汽車的采購量、運輸量及銷售量均已超過去年同期水平,各品牌正在加速進入中亞市場,以下從品牌、價格、渠道以及物流四點簡單分析中亞電動汽車市場特點。 (更多…)
閱讀更多 -
22
3月
現在進入新能源電動汽車出口行業還有機會嗎?
新能源電動汽車出口行業熱度已持續近一年多,現在仍有大量企業欲進入此行業,但汽車出口行業偏資金密集型,前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除了要具備一些行業特殊資質、許可及認證之外,確實需要一個較長的投資回報周期,因此,在談及進入行業的機會大小時,還要更多的考慮到企業自身的能力、資源與行業的匹配程度。近期,有三類客戶與我們咨詢新能源電動汽車出口業務較多,包括了國內貿易商、國際貿易商以及部分從事傳統國際物流行業的客戶群體,因汽車產品涉及較多運作環節,個體參與的難度與風險較高,這里不做過多建議。 (更多…)
閱讀更多